第一次接受《星洲日报》的访问,访问的话题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敏感话题,每个人对网络世界成名的定义都有不一样的看法,所以我也不敢说有资格认自己成名,告诉自己:一山还有一山高,长江后浪推前浪,但是无可否认我靠部落在网络得到了一些知名度。
马来西亚 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前几天我在台湾出游期间收到了《星洲日报》的记者燕棣的来函想要为今天的星期天副刊专题做访问,当时我身在台湾出游,要进行访问是有点麻烦,可是我看过了访问的题目之后,我对这些题目都很感兴趣,因为这一次的访问题材都有别以往报馆/杂志访问。我趁晚上休息时间以电邮方式来回复她的访问题目(算是“回答问题”的方式),然后权雄再帮我上传照片给燕棣。
今早赶紧去报摊买一份《星洲日报》,这一期一起受访关于“网络世界人人能成名?分钟”的人有杨宝贝和林大詠,他们的面子书粉丝都有30 -40万人数,说起来我的粉丝人数只有1万4千多,简直微不足道。不过我依然感谢《星洲日报》给我机会凑上一脚聊这个话题。
在上个月参与马来西亚社交媒体周之后,我对于生活在“网络”人更加有一份责任感。前首相敦马哈迪说网络是双面刃,如今网络已经用来做商业攻略赚取一席位,但是网络这回事引起的事情蛮多,最为普遍看到的有,网络抢手、在上载照片或一些事情广速给人“红”或者酸民黑特的攻击骚扰生活,那么网络这回事到底是好是坏?
网络就是一个虚拟的生活圈子,套前首先敦马哈迪在社交媒体周说的一个例子,如果你从网络上得到了一些东西,那么网络并不是虚拟,譬如你通过网络成交交易,那么你受骗的话,网络对你来说可能是虚拟的事情。然而我以部落名誉成为网络一分子,有亮相出席活动,也是一份Social Influcer,那么我活在一个现实的网络社会,在网上的分享都有着上传正确的资讯责任。
(有人问我:那么你会不会自己负担?分享话题都从生活为主,那么怎么有负担?我并不会为了话题给自己压力,经营部落仍是我业余的嗜好)
相信很多读者都从去年开始在面子书和Instagram 上看到了我分享《每日快乐事》的更新,我去年进行了200多天这个系列更新。当时我从 MH370失联这件事情,不想要看到网络有太多负面的新闻和消息在广传,倒是希望能给这个网络里多一些正的消息。我以我每天的生活来记载快乐事,从中我发觉到当我去从小事情寻找快乐,生活上遇到“坏”事,往往并非最坏,不是我乐观,而是我总有办法把坏的事情转换成学习心态。
在2015年我继续延伸了快乐事情分享,从中留意到自己的脾气也从中慢慢减少爆脾气,有时我会在自己发脾气之后,暖下了心情检讨自己,更学会面对自己错误,错误中学习,成长更多了。这也是我在这一次访问中最后一句提到:既然网络能给人红,那么我们就要用这股力量去给更多好正能量,给自己做得更好,给社会有更多正确资讯和正面消息。
想要看更多关于《星洲日报》副刊的报导,可以阅看2015年5月17日的报纸。
恭喜你啊,越來越紅了,呵呵!
wendy Wong
谢谢你,红只不过额外收获,最重要做好自己本分
路才能走得更远。
我们也是当天早上看到关于你的专访!
记得见面时要帮我签名
恭喜恭喜.
是的,如果有幸成名,那更要好好利用这个 “红” 来影响大众,给予大家正面的思想与能量。网络世界虽说言论自由但最终还是需要最自己和对大众付言语上的责任的,而我想你都做到了!
慧慧
我不敢说我做到很好,不过我会继续努力
毕竟网络这个世界太复杂了,要作好一件事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