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在部落里一直记载着不少老行业的故事,老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越来越少人在这个行业里,他们是不是会在时代境迁被淘汰走入夕阳?或者又有曙光给他们重整?这些都是老行业的未知数,他们都抱着能做多久就多久。在邦咯岛的木板造船业从早期的10多间到现在的5间,到底他们这条路可以走多远?
马来西亚 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
这次同游的朋友JL 在旅途中告诉我们在邦咯岛有一个老行业木板造船,对我们来说是新鲜的行业,因为我过去来邦咯岛多次都不知道这个行业?我真的要翻旧帐问自己,到底我过去旅游心态是什么?怎么很多事情在过去旅游的时候都错过了?所以重游一个地方并不代表你对它很熟悉,而是你要更进一步去了解,我不敢说“深度”,因为每个人的衡量都不一样。
环绕了邦咯岛半圈,我们经过了和发船厂,它是邦咯岛唯一一间可以在路旁可以看到的木板船厂。我们来到的时候,只有外籍员工和头手在厂,今日是休息日他们谈不多,不过至少给我们对木板造船有个基本认识;后来我们继续游走来到了吴文光船厂,船厂正好在老板吴文光住家前面,借此机会问老板是否愿意和我们分享他的造船故事?谁知道他点头答应。
老板吴文光在年轻的时候来到槟城日落洞的船厂当学徒学习造船,后来去了马来西亚多个地方学习造船。甚至和一班朋友一起去印尼学造船,当年在印尼遇到了木材商有大量的木材,他们在印尼造了10艘船。后来他回来了邦咯岛,先向隔壁家船厂继续打工。过后自己成家立业,开了吴文光船厂,至今近40年。
吴先生大大感叹,造船这个行业已经是夕阳行业,因为早期邦咯岛有10多家,现在剩下5家船厂,他说 Sungai Pinang Besar这一带风光的时候有10多家船厂,现在剩下4家船厂而已,他曾把这个地方叫做“船厂街”。现在海算是吗?现在多数的船厂都是保持本地人做头手,其他的工都是外籍劳工了。 本地员工都做不久,多数都选择离开邦咯岛到城市发展,机会更好。
那么他自己的孩子呢?孩子都在新加坡或其他城市成家立业了。难道他不想要孩子回来继承吗?他竟然转换语气说:不管你做什么行业,都是要你有兴趣才能做得好。所以他尊重孩子的选择。
他从小舢板开始做,在现场看到的木船是拖网船,这艘船是B牌,可以航行到5海里。为什么限制到五海里呢?我们才知道马来西亚有限制不同的船型到公海来保持海产的产量。渔船本身的构造都会影响川行的范围,不要以为一艘船要出海多远多可以捕鱼,他们也要顾及渔船构造和引擎的马力,还有有些渔民认为出海更远也会面对海盗的风险。在马来西亚的渔民都了解到本身的渔船范围有的海产量,他们都要顾及不同渔船不同区域的海产量,人人有得赚。
目前吴先生的造船指船壳,引擎都是买家另外购置安装。一艘完整版的木板渔船(船壳+引擎)花费要RM130-180万左右。他说早期购买木板的成本是RM400/吨;可是现在木板的成本已经是RM10,000-11000/吨了。一般上一艘拖网船需要40吨的木板,你们心里算一算一艘船多重和成本多高。哈哈!问题这是吴先生的船壳成本之一,还有人工呢?
制造船用的木板都是CengaL Mai (1等货)和Cengal Batu (2等货),这些木板都是马来西亚柔佛送来的。我们还以为这些木都是船运来了船厂旁边的海边,直接送上来。他说不是,而是抵达了邦咯岛之后,转成罗哩送来送到船厂,这些木都一点也不轻!吴先生这些年做过大大小小的船,每一艘船的模型版图都保留得很好。
撇开成本,说完成一艘船的时间,需要3-4个月,换句话说他们一年得生产量只有3-4艘船。多数的买家在造一艘船前都有看好“良辰吉日”动工,船完成之后又要选好日子下水,通常下水都是涨潮的那段时间的一个星期内。眼前这艘船原本预计这个月完成,后来看好日子下个月完成(我们都有兴趣看船下水仪式)。吴先生说有些买家看好的时辰是凌晨或者早上一大早的话,他们都要漏夜准备。
我们在邦咯岛的时候,我和丫丫有联络上,她和先生也来了邦咯岛游玩,当时我邀她一起来听吴先生说故事。丫丫本身对造船业有了不少认识,我才从中知道班台(Pantai Remis)和邦咯岛造船业的下水情形有少许不一样。因为邦咯岛的地势是泥沙,船可以直接下水,也就是在船厂制作时候“船头向海”;而班台的地势是泥地,船尾向海。这些看起来是小细节,可是小小细节大大学问。
我一直在想木船的木板的隙缝之间如何处理呢?吴先生说他们用(图中)的绳子来塞住隙缝之间。这是邦咯岛上的船厂的造船发;不过在马来西亚的登嘉楼的造船厂用树皮来塞住。用绳子塞了隙缝之余,他们还有涂上了树眼搅成粉来涂。(这些都是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啊!)
我们都好奇怎么渔船用木板来做?吴先生说木船比起其他原料的船来得容易照顾和保养,木船要修补也比较容易。我们有所不知的事情木船用的板不怕咸水,而是怕淡水,淡水又湿又难干,很容易把木船弄坏了。哈哈!
这时候,吴先生的家人在门口大声的喊:要去宴会了,你怎么还不快回来冲凉准备出门呢?哈哈!!我们也不好意思打扰吴先生了,我相信吴先生还有很多故事和我们分享,碍于时间有限了。吴先生的分享是我这一趟来邦咯岛最大的收获,如果不是一个海岛节的呼唤声带我走进来了邦咯岛,我怎么能探索到造船业的故事呢?
我很珍惜每一位和我分享他们的行业的故事,我常说行行出状元,大家都各有所长,没有你们怎么有我们现在舒适的生活。马来西亚的每个行业都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吴文光船厂
No.4 Sungai Pinang Besar, 32300 Pangkor, Perak
Tel : 05-6851071 / 012-5181071
你这篇让我想起我出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那时候做贷款给中小型行业,包括类似这样的夕阳行业。真的见识不少,不过很可惜做不到半年就拜拜了。
你为我上了一堂中学时期的地理课, 关于 Perkapalan & Perikanan的。:)
Make me feel like enhance my knowledge…thanks for your sharing and times …appreciate it~~
这篇有很详细的教育寓意,好赞哦!
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