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古晋传统潮州芋泥肉粽制作 带大家认识潮州料理特色,潮州双烹肉粽咸中带甜,综合口味不腻。砂拉越古晋有着不少潮州家庭聚集,潮州家庭依然传承着潮州双烹肉粽过端午节。在浮罗岸的合众香一年365天都售卖传统潮州芋泥肉粽,古晋人真有口福。蓝天白云数格子淑萍有机会走进幕后厨房了解制作过程。


砂拉越古晋传统潮州芋泥肉粽制作
2025年3月19日
去年在浮罗岸振香斋饼家给我找到了潮州人中秋节吃的潮州双烹月饼(芝麻月亮大饼)和元宵节的糖狮,这叫我惊讶在古晋的潮州家庭依然有维持传统佳节礼品的习俗。 今年3月再次来到古晋,这次走访了浮罗岸的合众香食品和合众香沙爹屋, 非常感谢沈先生腾出之间给我们了解传统潮州芋泥肉粽制作。
对我而言, 旅行并不是路过走过这件事,花一点心思从中可以认识当地人文和饮食文化渊源,说不定你会看到了地方华社的脉络,甚至地方资产。


食材: 斑斓叶、芋泥、五花肉、香菇、糯米
这两年来古晋旅游,我有机会品尝当地的肉粽,发现到当地肉粽不止是有老传统饮食文化保留,从中国南下来到了古晋,入乡随俗,采用了地方食材在制作,譬如:粽叶改成了使用斑斓叶 ( Pandan Leaf ),这款斑斓叶并不是煲糖水常用的斑斓叶,这款斑斓叶较为宽阔叶面和粗,这样子裹起来较为扎实。


为什么有芋泥?
潮州料理都离不开芋泥,芋泥象征“团圆软滑。芋泥本身带甜,表示咸中带甜(喜气) 。砂拉越土壤适合种植槟榔芋,促成当地的芋泥肉质细滑。
制作过程
- 糯米(提早浸泡),在裹之前要炒一番调味
- 五花肉炒香 ( 咸料)
- 芋泥切块蒸熟 ( 甜)
- 取两片斑斓叶Pandan Leaf/粽叶交叉叠放,放入一层糯米。
- 在糯米上放入咸味(2)馅料。
- 放入芋泥一块,
- 最后再覆盖一层糯米。
- 将粽叶包裹成三角形,用草绳绑紧。
- 将包好的粽子放入沸水中煮约2小时,直至熟透


合众香食品 / 合众香沙爹屋
合众香食品和合众香沙爹屋是沈正业的家庭经营。 一开始爷爷售卖沙爹,后来妈妈裹的粽子得到左邻右舍的喜爱,就开始售卖粽子,如今一年365天在合众香食品和合众香沙爹屋都可以买到传统潮州芋泥肉粽。 除了传统潮州芋泥肉粽,芋泥蛋黄肉粽和花生香菇肉粽也有售卖。
合众香食品
No.234, Jalan Padungan 93100 Kuching, Malaysia
Tel 019-8581841
合众香沙爹屋
Lot 523-525,Lorong 2, Rubber Road, Kuching, Malaysia 93400.


沈正业为第三代掌厨人,他对于传统佳节食品感兴趣,虽然较多繁琐步骤,但是能把籍贯美食代代相传。在采访过程中,他大方分享制作过程,传统佳节食品在面对成本高涨和手工烦琐,他们乐于这份传承,因为这是把妈妈的味道保留,并没有加入新元素,让潮籍传统双烹肉粽延续。
虽然看起来这些举止只不过是日常,但是仔细去看年轻人和新一代人肩负重任去做好这件事,促成我在旅途中看到了砂拉越古晋对于传承的认真。


潮州双烹肉粽咸中带甜
不难发现到潮州籍贯的佳节食品都是离不开双烹- 咸甜搭配,潮州料理深受中国潮州的饮食文化、气候、地方历史和民俗的深渊影响。 从这一份粽子,我们可以跟进一步了解到先辈潮州人在古晋扎根的故事,他们如何融入地方生活,继续把这份双烹味道守住。


潮汕人南下东南亚
早期蛮多中国南部潮州人往东南亚,部分的潮州人在砂拉越古晋、新加坡和柔佛停驻在当地当苦力居多。在古晋,多数的福建人在市中心经商,而潮州人较多为苦力,当时有不少潮州人都在古晋经营小吃为主,所以在古晋依然 可以找到潮州饮食文化足迹。


潮汕为中国南部沿海地带,与马来西亚砂拉越热带雨林气候有共同之处- 湿热,因此双烹的味道来到东南亚依然维持咸中带有甜,并没有面对太大口味上的转变,当然随着在东南亚是一个大拼盘,福建、海南、广东等地放人聚集在一起,难免可以看到微变化。
潮州人讲究层次的味道,因此咸与甜的搭配,在古晋的华人佳节依然找到佳节食品有这份先天综合味道,从元宵节的鸭拇泞、中秋节的芝麻月亮大饼和端午节传统潮州芋泥肉粽,咸中带甜提升整体的鲜味和香气,也更耐吃。虽然我不是潮州人,本身也很爱吃,只起来不会太于甜腻。


历史背景
另一点砂拉越古晋老街和中国潮汕都是为商贸港口,同样性质的商贸港口背景促成华人在砂拉越古晋饮食文化交流, 都有融入了潮州的甜味,这份味道都给了当年南下先辈填补思乡之情。


潮州双烹肉粽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通过品尝这道粽子,感受到潮汕地区独特的饮食文化和对味觉的精致追求。物换星移,地方饮食文化,代代相传,不管怎么演变,年轻人守护着传统老味道不消失。 如今,在古晋在其他日子都有机会吃到传统潮州芋泥粽子。
Leave a Reply